高端电抗器用电磁线产品助推电抗器市场飞速增长 最近某国内 电抗器公司发布 2016年半年报,2016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51亿元,同比增长46.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50.72万元,同比增长26.44%。
高端电抗器铜芯电磁线产品带动公司收入增长,换位铝导线同比持平: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170.25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46.74%,主要原因是受公司高端电抗器铜芯电磁线产品订单拉动,换位铜导线、铜组合线销量出现较好的增长势头,带动了公司收入的增长。核心产品换位铝导线对外销量与上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
电抗器产品逐渐贡献业绩,海外市场积极开拓中:上半年组织锡盟-泰州、上海庙-山东±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电抗器生产,有望下半年交货确认收入,昌吉-古泉±1100kV特高压直流工程8000余万订单的电抗器技术设计方案已通过国家电网组织的设计冻结会,有望在明年贡献业绩。公司电抗器产品在拥有挂网经验后有望继续中标,由于公司业绩基数小,我们持续看好公司电抗器产品在特高压工程建设高峰期的业绩弹性。海外方面,电抗器在北美地区签订8家产品代理商(加拿大2家,美国6家),为公司下一步开拓国际电抗器市场创造了条件。
停牌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外延拓展值得关注:公司于2016年8月1日发布重大资产重组停牌公告,初步确认拟收购一家从事液晶显示屏、触控显示模组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拟收购标的公司部分或全部股东的股权。截至目前,本次交易涉及的标的资产范围尚在谨慎探讨中,未最终确定。本次电抗器重大资产重组是公司终止非公开发行后又一次外延拓展尝试,建议持续关注公司可能的外延拓展对公司电抗器成长空间的提升。
预计公司16-18年EPS分别为0.07、0.11和0.18元,对应PE为204X、130X和79X,维持"谨慎推荐"评级。电网建设投资已达预期;电抗器市场拓展前景广阔;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另外,记者9日刚刚从中科院电工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马衍伟带领科研团队成功研制出世界首根100米量级铁基超导长线。这一成果创造了铁基超导材料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在铁基超导材料技术领域的研发走在世界前沿。
铁基超导材料在工业、医学、国防等诸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如电抗器、核磁共振成像仪、高场磁体、电缆、电机、储能等,被《科学》杂志认为是最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型高温超导体之一。业内专家表示,这一成果表明我国已率先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铁基超导长线制备技术,为其在电抗器等强电领域的实用化和产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该团队还将进一步优化长线的制备工艺,提高电抗器超导芯的载流性能,降低电抗器超导线的成本。 |